在正常使用濃度下一般無毒害
聚合氯化鋁在建議的使用濃度下,不會對魚類產生直接有害影響。在水處理過程中,當按照合適的用量(如用于凈化養(yǎng)殖水體時,濃度在 10 - 30mg/L 左右)添加聚合氯化鋁,它主要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。例如,它可以通過混凝作用降低水體渾濁度,使水中的懸浮顆粒沉淀,為魚類創(chuàng)造一個更清澈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
這種環(huán)境的改善對魚類是有益的。清澈的水體有助于魚類的視覺捕食和躲避天敵,而且減少了懸浮顆粒對魚鰓的物理損傷和有害物質的附著風險。同時,在正常濃度下,聚合氯化鋁對水體酸堿度(pH)的影響較小,不會因 pH 值的劇烈變化而對魚類造成傷害,因為大多數魚類適宜的 pH 范圍在 6.5 - 8.5 之間。
特殊情況產生危害
高濃度情況:如果聚合氯化鋁的濃度過高,比如超過了正常用量的幾倍甚至幾十倍(如濃度超過 100mg/L),就會對魚類產生毒性。高濃度的聚合氯化鋁會導致水中鋁離子大量增加,鋁離子會對魚鰓造成損害。魚鰓是魚類呼吸的關鍵器官,鋁離子會破壞鰓絲的細胞結構,干擾氣體交換和離子平衡。這會使魚類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,如浮頭、呼吸急促等。
水質和魚的種類差異:不同的水質條件也會影響聚合氯化鋁對魚類的作用。例如,在硬度較低、緩沖能力差的水體中,聚合氯化鋁會對 pH 值產生較大的影響,從而間接影響魚類的生存。而且,不同種類的魚對聚合氯化鋁的耐受性也不同。一些對水質變化敏感的魚類,如某些熱帶觀賞魚,在相對較低的聚合氯化鋁濃度下就會出現應激反應,而一些耐受力較強的本土淡水魚能夠承受稍高一點的濃度。
長期暴露影響:即使是在正常濃度下,如果魚類長期暴露于含有聚合氯化鋁的水體中,也會產生慢性毒性。鋁離子會在魚體內逐漸積累,影響魚類的生理功能,如干擾消化系統(tǒng)對營養(yǎng)物質的吸收,導致魚類生長緩慢、免疫力下降等情況。